一、基本情况
樊勇,出生于1963年1月,中共党员,中山大学博士、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,二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博士后合作导师。研究领域及方向为唯物史观与现时代、工程伦理、科教政策与管理等。云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。美国纽约城市大学、加拿大北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、澳大利亚墨尔本伯内特研究院、波兰华沙大学访问学者。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、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、全国高校思政课影响力人物,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、云南省“云岭教学名师”、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、云南省“万人计划”教学名师、云南省“兴滇英才”教学名师,中共云南省委联系专家,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。
二、教育经历
1980.9-1984.7 昆明工学院(现昆明理工大学)冶金系,钢铁冶金专业,获工学学士学位
1985.9-1988.7 中南工业大学(现中南大学)社会科学学系,思想政治教育专业,获法学学士学位
1988.9-1990.12 中南工业大学(现中南大学)社会科学学院,科技哲学专业,获哲学硕士学位
1998.9-2002.7 中山大学哲学系,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,获哲学博士学位(期间:2000.8-2001.8 国家公派赴波兰华 沙大学访学)
2002.8-2004.8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
2007.8-2008.8 国家公派赴加拿大北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访问学者
2014.2-2014.9 云南地方公派(云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项目)赴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访学及合作研究
2018.9-2019.3 国家公派赴澳大利亚墨尔本伯内特研究院做高级研究学者
三、工作经历
1984.8-1990.12 昆明工学院(先昆明理工大学)党委组织部干事;
1991.1-1998.1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部,历任哲学教研室主任、社会科学部主任、讲师;
1998.2-1999.10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与艺术学院,副院长、副教授;
2004.9-2006.10 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处,副处长、教授;
2006.11-2012.8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,党总支书记、教授、博导;
2012.9-2014.1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(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),院长、二级教授、博导;
2014.2-2019.2 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,院长、二级教授、博导、博士后合作导师;
2019.3-2021.6 昆明理工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,院长、二级教授、博导、博士后合作导师。
四、成果研究
从教35年来,一直坚持为本科生授课。为本科生、研究生(含普研、MBA、工程硕士,博士生)讲授了《马克思主义哲学》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《形势与政策》《自然辩证法概论》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》《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》等思想政治理论课,并为所在学院的研究生讲授了《西方哲学史》《唯物史观与现时代》《科学技术哲学》《技术美学》《工程伦理》等多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。其中,《唯物史观与现时代》《科学技术哲学》《技术美学》《工程伦理》均为当时学校首次开设的课程),累计授课9800余学时。指导及培养博士后、博士研究生10余人、硕士研究生(含美国、越南等国留学生)60余名。主持建设的博士生思政课《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》被遴选为云南省高校研究生优质课程,作为主讲教授所讲授的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被评选为省级“精品课程”,是云南省研究生导师团队(哲学导师团队)及云南省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项目负责人,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“百门核心课程”(《工程伦理》)首席教授。
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(2项)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、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、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、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、云南省“省院省校教育合作人文社科项目”等省(部)级及以上课题20余项。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4部,在《哲学研究》《自然辩证法研究》《学术月刊》及《新华文摘》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》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。
教学及科研成果荣获全国高校思政课“精彩一课”教学示范片奖、全国高校思政课“优秀教材”奖、全国高校思政课“优秀教案”奖、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、二等奖(2项)、三等奖(2项)及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、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。